近日,我校医学院金芳芳副教授在生命科学领域国际权威期刊Cell Reports(中科院生物学一区TOP)在线发表了题为“Phosphatidylserine-positive extracellular vesicles for detecting multiple operable cancers“ 的最新研究成果。
当前癌症临床筛查主要依赖影像学和组织活检,存在侵入性风险、成本高或早期病灶检出灵敏度不足等问题。液体活检技术虽具潜力,但现有手段如循环肿瘤DNA(ctDNA)等对早期癌症的敏感度有限,且操作复杂。细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s, EVs)因携带母细胞分子特征而被视为潜力生物标志物,但目前缺乏具有广谱肿瘤特异性的可靠靶标。

本研究率先通过脂质组学分析鉴定磷脂酰丝氨酸(phosphatidylserine, PS)为肿瘤特异性EVs标志物。接着通过对13种细胞系及6种小鼠模型的研究证实,PS阳性EVs(PS⁺EVs)与肿瘤负荷及细胞凋亡进程显著相关。基于此,团队开发了基于流式单囊泡检测方法的新型血液检测技术 PSEV-MultiCancer,通过量化PS⁺EVs实现了12种高发癌种(涵盖乳腺癌、肺癌、胃癌、肝癌、结直肠癌、胰腺癌、食管癌、卵巢癌、膀胱癌、鼻咽癌、甲状腺癌和肾癌)的同步筛查。在包含1269名癌症患者(I-III期)及600名阴性对照(含405名健康对照、120名干扰患者及75名良性肿瘤患者)的队列中,PSEV-MultiCancer展现出卓越诊断效能(AUC=0.932),总体灵敏度达84.7%,特异性为89.8%,尤其对早期(I-Ⅱ期)癌症的检测灵敏度为74.7%。此外,在三个独立中心的盲法验证中,该技术均保持高诊断准确性(AUC最高达0.99)。该研究为通过液态活检实现泛癌种早筛开辟了新路径,将有力推动临床可切除肿瘤的早期诊断。
南京中医药大学为第一单位,金芳芳副教授为第一作者,研究生韩艺源、马驰原等参与了工作。该研究与南京大学、鼓楼医院、浙江肿瘤医院、江苏肿瘤医院、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等多家单位合作完成,该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南京中医药大学标志性人才培育项目等资助。
原文链接:https://www.cell.com/cell-reports/fulltext/S2211-1247(25)01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