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0日-21日,我校针药结合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与成都中医药大学针灸防治老年疾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在南京联合举办年度工作交流会暨“针药结合防治老年疾病青年科学家论坛”。我校校长、针药结合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程海波,成都中医药大学校长、针灸防治老年疾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曾芳,成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院长蔡定均,成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党委副书记杨莎,我校科学技术处处长杨烨,实验室副主任倪光夏、徐斌、麻彤辉,实验室分方向带头人吴文忠、吕志刚,以及双方骨干人员参加会议。会议由针灸推拿学院·养生康复学院副院长(主持行政工作)吴云川主持。

程海波在致辞中指出,双方实验室面向针药结合前沿,开展创新性研究;通过年度交流会深化了协同发展目标、形成了完善合作交流机制,营造了良好合作氛围;通过科研合作,双方平台共享共用,加强了人才培养合作,支持了高水平团队发展;通过构建“创新加力、转化发力、协同助力”的科技发展新格局,努力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曾芳在致辞中回顾了两所学校、两所实验室长期以来相互支持和良好合作,强调未来双方实验室将发挥各自优势、深化合作,共同推动针药结合创新研究和针灸学科发展。
针灸防治老年疾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蔡定均、针药结合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徐斌,分别围绕双方实验室年度工作进行汇报。内容涵盖今年以来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实验室条件建设、国际交流合作与人才培养情况等方面,并提出了后续发展计划。
与会双方围绕针灸领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联合开放课题招标指南和青年人才托举计划展开深入研讨。双方就开放课题的研究方向、类别设置、经费支持和执行周期,以及青年人才托举计划的申报条件、立项目标与资助标准等关键议题进行了充分讨论,并就通过上述机制深化合作、共同推动高层次人才培养达成共识。程海波与曾芳代表双方实验室签署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共建合作协议。

随后举行的青年科学家论坛上,来自针药结合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青年学者刘芸、林立宇、陆梦江、高明亮、郭静,以及针灸防治老年疾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青年学者王雨婷、石云舟、吴嘉思、林薇、熊小檍,依次进行学术分享。报告内容涵盖“基于药动学特征的针药结合增效减毒作规律研究”“针刺治疗睡眠与情志共病的睡眠脑电临床研究”“基于腧穴诱导棕色脂肪产热差异性开发中药减肥贴敷”“针药结合对动脉粥样硬化治疗的增效减量协同作用探究”“电针缩短腹腔镜胃癌胃切除术后肠麻痹持续时间的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针刺循证研究与患者报告结局”“针灸治疗荨麻疹的临床疗效评价及外泌体机制研究”“S3273调控CD39-P2X7R-IL17A路径平息细胞因子风暴并逆转急性肺损伤”“针灸临床决策中大语言模型的脑补偿机制”“针刺预处理减轻缺血性脑卒中脑损伤的机制研究”等方面,系统展示了各自团队在针灸及针药结合领域的最新科研进展,与会专家进行点评指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