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国际期刊Ultrasonics Sonochemistry(IF 7.279)在线发表了我校药学院彭国平教授带领的中药制药团队最新研究成果“Optimization of ultrasonic-assisted ultrafiltration process for removing bacterial endotoxin from diammonium glycyrrhizinate using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Ultrasonics Sonochemistry,2020,68:105215)。李存玉副教授为第一作者,彭国平教授为文章通讯作者,南京中医药大学为唯一通讯单位。
以中药皂苷为主体成分的中药注射剂中细菌内毒素的去除是制药技术难点,因为二者均具有类表面活性,在水溶液中均缔合成胶束,采用活性炭吸附、膜分离均会引起指标成分损失和细菌内毒素去除率低的问题,难以满足注射剂安全性和质量均一性要求。
本研究基于水溶液中甘草酸盐(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与细菌内毒素(非离子型表面性)胶束存在状态的稳定性差异,以超声功率、声波湍流动态调控二者缔合状态以及与超滤膜间的界面效应,构建了皂苷类成分中细菌内毒素的高效、绿色分离技术,该方法显示表面活性成分在膜分离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我校中药制药的膜分离应用技术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曾多次为国家药品食品监督管理局提供中药膜分离应用的可行性咨询,参与中药注射剂再评价技术要求中膜分离内容的起草。本论文也是团队首创膜分离“界面效应”理论拓展的研究成果,该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603307,81973482,81503258),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基金(17KJB360010)的资助。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ultsonch.2020.105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