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召开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开题论证会

发布时间: 2018-04-13 浏览次数: 2677

2018年4月11日,我校召开由沈澍农教授担任首席专家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敦煌西域出土汉文医药文献综合研究》开题论证会。论证会邀请山东中医药大学副校长王振国教授担任专家组主任委员,敦煌学和中医文献方面的专家杨富学研究员、高文柱研究员、段逸山教授、董志翘教授担任专家组成员,并特邀省社科联副主席徐之顺、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副主任汪桥红进行指导。南京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陈涤平教授、副校长谭仁祥教授以及学校有关职能部门、学院负责人和项目组成员参加了会议。科学技术与产业处处长史丽云教授主持论证会。

开题论证会现场

陈涤平书记致词

陈涤平书记首先代表学校对课题立项表示祝贺,对关心支持我校社科研究的专家学者表示衷心感谢。陈涤平书记指出:敦煌西域医药文献,包含众多古老珍贵的古代医药文书,对于我们今天了解古代医药发展的历史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开展敦煌西域医药文献的研究,可以说是中医药领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最好体现。研究敦煌西域医药文献,对于古为今用,推动当今中医药学术的复兴,也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副主任汪桥红讲话

专家组组长、山东中医药大学副校长王振国教授讲话

汪桥红副主任对项目实施提出了指导性意见,他希望课题组认真研究并细化课题方案,按照有限目标要求做精做深课题,把项目计划书变成高质量产出。王振国教授代表专家组对课题立项表示祝贺,并希望借助课题实施进一步推动国内中医药文献研究,提升研究水平。最后,谭仁祥副校长代表学校科技管理部门表示学校将尽全力保障项目顺利实施,并希望课题组根据专家意见,进一步明确研究目标,优化研究路径,聚焦高水平研究成果。

谭仁祥副校长讲话

沈澍农教授作开题报告

会上,沈澍农教授作了开题报告,他对敦煌西域出土医药的范围、种类、研究状况等进行了深入分析,从课题的研究意义与目的、总体研究框架、研究重点难点、研究手段和技术路线、子课题之间相互关系等方面对课题的主体思路作了阐述。子课题负责人上海中医药大学张如青教授、西南大学张显成教授代表、南京中医药大学王旭东教授分别就各自承担的工作进行了陈述。专家组在听取汇报后,对沈澍农教授团队从事相关研究20余年取得的成绩表示高度肯定,认为课题具有较强的学术价值和历史、现实意义,课题研究基础条件较好,研究思路正确,研究方法得当,研究团队实力较强;同时对课题重要概念的界定、具体方法的应用,提出了中肯建议。

 

【资料链接】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敦煌西域出土汉文医药文献综合研究》首次将敦煌、吐鲁番及周边地区出土的医药文献作集群的、多方位的综合研究,运用历史学、校勘学、中医药学、语言文字学、文献学与文化学等多学科方法协同展开综合研究,从不同侧面发现和探讨问题,是丝路文化研究的一个新颖向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