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下午,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发展研讨会在仙林校区杏苑宾馆多功能报告厅举行,来自本校及附属医院的二十多位专家莅临参会,科学技术与产业处处长史丽云及编辑部全体人员出席了会议,会议由科学技术与产业处副处长兼学报编辑部主任陈军教授主持。
史丽云处长首先致欢迎辞,感谢各位到会专家对学报工作的支持,对《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首次进入CSCD核心库和《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首次进入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表示祝贺,对学报编辑部2017年的工作和进步做出了肯定,并对学报新一年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在编辑部和各位专家的共同努力下,能不断提高学报稿源质量,扩大学术影响力。
随后,陈军主任向各位专家做了2017年度学报工作报告,从学报引用情况、专栏建设、稿约变化等方面介绍了编辑部一年来的工作,同时就编辑部在稿件处理过程中需要与审稿专家沟通的问题进行了重点阐述。
在讨论环节,中医儿科审稿专家、全国名老中医汪受传教授就办刊定位、期刊国际化做了重点阐述,同时分享了作为“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评审专家时的经验,认为要想做到期刊国际化,一定要实现编委会的国际化、论文作者的国际化和论文读者的国际化,要应用好学校的校友资源,扩大期刊的影响力。中医针灸专家徐斌教授介绍了《针刺研究》杂志的组稿经验,建议编辑部可以中医主要的疾病为专题进行组稿,可以尝试采用特邀主编的形式。中药药理学专家卞惠敏和许惠琴教授结合多年的审稿经验,从实验类文章图表的规范性、统计学的合理性、实验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等方面对投稿文章的规范性提出了建议。中医妇科专家陆启滨教授则以“麻黄汤治疗风热感冒”为例,重点讲述了临床病例真实性的问题。
社会科学版审稿专家也做了精彩发言。中医医史文献专家沈澍农教授介绍了《中医药文化》杂志的栏目设置和组稿经验,建议编辑部要结合学术会议主动组稿,加强作者队伍的建设,从而得到优质的稿源。中医文化专家张宗明教授则希望编辑部不要过分关注引用数据,能够守住特色,做好全国唯一一家社科版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医史文献专家陈仁寿教授则建议要缩短出版周期,加强时效性,同时注意编辑队伍梯队建设。
2017年是南京中医药大学发展的重要一年,学校进入“双一流”行列,学术影响力不断提升。此次学报发展研讨会的成功召开,对于学报未来把握机遇,找准定位,“提质量、扩影响”,依托学校的学科特色和专家团队,把学报办成一流的中医药大学学报具有重要的指引作用。